據海外網援引多家外媒1月10日報道,日前,俄軍動用一款「大殺器」打擊烏軍的視頻被媒體曝光,引起了網友的熱議以及一些爭論。
視頻由一台夜視成像設備拍攝,能夠清晰地看到俄軍發射了某種大型武器。 這種武器在飛到烏軍陣地上空後突然爆炸,化為數以百計的火球落在烏軍陣地內,看上去就像是烏軍陣地被「火雨」洗禮了一般。
(「火雨」落在烏軍陣地)
據消息人士透露,這段視頻拍攝於烏東頓涅茨克州的小城「馬林卡」,當時烏軍正在該城內集結軍事力量、疑似準備增援正受到俄軍猛烈圍攻的索萊達爾地區。而俄軍在獲悉這一情報後,果斷對烏軍發起了軍事打擊。
目前,尚不清楚烏軍方面的具體傷亡情況。但在遭到這麼一場大規模的「火雨」洗禮後,即使烏軍人員傷亡有限,地面上那些並未處於掩蔽物內的輕重裝備、武器彈藥恐怕是「難逃一劫」,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將被大大削弱。
(俄軍發動火箭打擊)
出人意料的是,造成這場「火雨」的不是什麼「神秘力量武器」,事實上,它甚至可以算得上俄軍裝備中的「老傢伙」了。
雖然俄方並未公開具體的情況,但我們可以從視頻內容以及幾個關鍵詞推斷出它的「真身」:消息稱,它是由火箭炮發射的、屬於一種「燃燒彈」,並且燃燒劑並不是單一彈頭,而是典型的子母彈。
因此,這款給烏軍降下「火雨」的,顯然是俄軍BM-21「冰雹」火箭炮所使用的、蘇聯時期研發的9M22S型鋁熱劑燃燒火箭彈。
(9M22S的子燃燒彈與其打擊效果)
對於現在的烏克蘭人來說,這種武器還真是「噩夢」。雖然它不像「海馬斯」那樣具備精確制導能力,但你架不住它又難以攔截、同時打擊的面積還很大—— 這種火箭彈內置了180枚子燃燒彈,內部填充了鋁熱劑與鎂粉,能夠產生高達2400攝氏度的超高溫,並且能夠持續2分鐘以上。
在這種堪稱恐怖的溫度下,別說一般的木材、帆布,就連坦克、裝甲車乃至非耐熱混凝土都能被燒穿。在二戰期間,這種鋁熱劑燃燒彈就廣泛用於摧毀火炮、工廠、永久工事等設施,並且直到今天仍在廣泛使用。
因此,單從戰術效果上來說,俄軍動用這種武器來燒傷、摧毀烏軍的裝甲車輛和設備,削弱烏軍主力的戰鬥力,效果可以說是比傳統的單一彈頭燃燒彈更好,具有很強的實戰意義。
(俄軍動用該型燃燒彈打擊烏軍陣地)
不過,一些西方媒體就抓着這事不放,開始炒作起了「俄軍動用違禁武器」,藉此抹黑俄羅斯的國際形象。可這種指控靠譜嗎?肯定不靠譜。
國際軍備控制文書明確指出, 和臭名昭著的「白磷彈」不同,鋁熱劑和凝固汽油彈是不被禁止使用的,只不過不能被用於打擊民用目標。
而美國海軍手冊(2007年發布)中也寫道:「鋁熱劑燃燒彈、火焰噴射器、凝固汽油彈和其他燃燒武器,均為合法武器。」
一些媒體藉此攻擊俄軍,主要是因為他們有意或無意混淆了「鋁熱劑」和「白磷彈」的區別,因此得出了完全錯誤的結論。 倘若要打擊、禁止「鋁熱劑」,那豈不是應該從世界上最熱衷於使用這種武器的國家——美國身上開刀?
而且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俄軍在此之前雖然也曾動用過該型武器發動襲擊,但頻率和規模都不大。在巴赫穆特戰事激烈、俄軍在進攻行動中付出了巨大代價的這個戰術背景下,俄軍選擇以「鋁熱劑火箭彈」來應對烏克蘭的「精確制導火箭」打擊,是一個並不對稱、但效果並不差的戰術選擇。因此,隨着烏東戰事的持續進行與熱度提升,烏軍恐怕還得被這恐怖的「火雨」洗上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