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太平洋進行戰鬥巡航半個月後,中國海軍以遼寧艦為核心的航母戰鬥群由東向西穿越宮古海峽,返航回到了東海海域,結束了這次備受外界關注的2023年首次遠洋訓練。讓最近對此次航母戰巡保持着高度警戒的美日兩國,暫時鬆了一口氣。
從去年12月15日開始,中國海軍以航母遼寧艦為核心的戰鬥群通過宮古海峽、駛向西太平洋海域,遼寧艦的行動就一直備受周邊國家的關注。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監部專門發表了一份《中國海軍艦艇動向》報告,對遼寧艦航母戰鬥群的行蹤進行了詳細介紹。
由航母遼寧艦、2艘055型驅逐艦、1艘052D型驅逐艦、1艘054A型護衛艦以及1艘901型綜合補給艦組成的中國海軍航母戰鬥群,在西太平洋海域活動時間超過了15天。遼寧艦編隊主要在沖繩群島與大東群島周邊海域進行演訓,隨後曾南下菲律賓海,並且首次抵達距離關島約500公里處。
遼寧艦航母戰鬥群在12月20~24日在西太平洋向南航行,25日到達關島以西500公里的位置,這是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首次抵近關島,並且將關島收於艦載機打擊範圍內。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標誌着中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力量有了長足發展,當年劉華清將軍曾制定的中國海軍衝出第一第二島鏈進入太平洋的宏偉目標實現了。
中國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在西太平洋演訓,日本海上自衛隊派出「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進行了全程跟蹤監視。去年遼寧艦出海,日本「出雲」號也是貼身跟蹤。
出雲號一路尾隨遼寧艦,跟狗皮膏藥一樣,每天詳細記錄殲-15、直-8艦載機起降次數,以及遼寧艦的動向。日本「出雲」號跟蹤遼寧艦航母編隊,是在搜集情報,包括遼寧艦起降艦載機的能力,航母戰鬥群編隊機動能力,以及作戰陣型等等。
「出雲號」在中國航母遼寧艦穿越宮古海峽時就開始貼身跟蹤,一直跟蹤進入西太平洋,然後跟蹤遼寧艦返回東海。期間還貼近遼寧艦隻有二三海里的地方觀察遼寧艦的艦載機起降作業。
按理說,跟蹤對方航母最好是派遣速度較快,比較靈活的導彈驅逐艦或導彈護衛艦,完全沒必要派出一艘排水量近3萬噸的航空母艦去跟蹤。日本海上自衛隊似乎是明確地(至少部分地)向中國海軍發出信號,表明它們有能力並願意在西太平洋進行這些「相對親密」的競爭。
日本人這純粹是幼兒園小孩比寶的心理,主要原因是日本人的失落感和沮喪心情導致的,它們在海上軍事力量領域對中國的優越感已經沉入太平洋底了。
因此就有了派遣「出雲」號航母貼身緊逼的跟蹤監視赴西太平洋戰巡的中國航母,這相當於中國和日本的航空母艦在西太平洋上的交鋒。
日本的「出雲」號是航空母艦嗎?當然是!
「出雲號」滿載排水量達到27000噸,擁有一個248米長的全通式飛行甲板,擁有獨立的大型機庫,擁有中央載機升降平台,以及右舷艦島等典型的航空母艦布局。
「出雲」號在最初建造的時候,曾被稱為「直升機護衛艦」(DDH),但是它經過改裝以後就是一艘航空母艦。一般來說,搭載着艦載機的全直通甲板艦的名稱,主要看具體用途,用於兩棲作戰的就叫兩棲攻擊艦,用於制海的就叫航空母艦。改裝以後的「出雲」號其實就是用於制海的航空母艦。
「出雲」號已經接受了改裝,能夠搭載F-35B垂直起降艦載機。日本已經對「出雲」號進行了航母化的改造,所以現在的「出雲」號已經算是一艘標準的輕型航母。日本已經從美國採購了F-35B隱身艦載機機。「出雲」號未來可以滿載12架F-35B隱身戰鬥機,實話說,還是很有威脅的。
在去年7月,F-35B隱身戰機在日本出雲號航母上首次短距滑跑起飛,這是二戰以後日本首次在航母上起飛固定翼艦載機。中國軍迷:好開心,終於能有擊沉日本航母的機會了。055大驅上裝載的1000公里射程的鷹擊-21導彈已經急不可耐了。
日本設想在未來針對中國實施的中高強度作戰時,由出雲號、兩艘神盾防空驅逐艦、5艘多用途驅逐艦,搭載F-35B戰鬥機12架、預警直升機4架、反潛直升機12架,組成88艦護衛隊群。能夠形成半徑400~600公里的制空制海區域。
不過,「出雲」號的這個能力相對於中國海軍遼寧艦遠達1200公里的打擊半徑是不足道的。遼寧艦排水量高達6萬噸,能夠搭載24架殲15艦載機,4架預警直升機、8架反潛直升機和2架搜救直升機。在進行遠程打擊時,可以每波次出動8架殲15進行遠程對海突擊,每架掛載4枚鷹擊83K空艦導彈和鷹擊91K反輻射導彈,能夠對1200公里遠的敵艦齊射32枚鷹擊83K反艦導彈,足以將敵人的航空母艦送入海底。
在150年來,絕大多數時間裡,日本的海上力量都遠遠強於中國,尤其是日本的海上力量兩次擊敗中國海軍,並且依靠海上力量從中國攫取了大量利益。一次是1894年甲午海戰,一次是1931年開始的抗日戰爭。即使是二戰以後作為戰敗國不能擁有國家軍隊、受到美國管控的日本,其海上自衛隊的作戰力量也遠遠超過中國海軍,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日本建設「八八艦隊」並建造宙斯盾戰艦的時候。
然而經過中國20多年的努力奮鬥和高速增長,中國海軍已經毫無爭議的徹底的壓倒了日本海上自衛隊,這個大逆轉讓鬼子很不適應,它們優越感盡失,危機感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