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的拖沓後,美國空軍下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B-21的首架真機,終於首次露面了。儘管這款轟炸機還要經歷一系列的試飛和改進,距離最終交付美軍並形成戰鬥力,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對於美國空軍來說,它的亮相具有重要意義。
早在B-21亮相之前,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就不止一次表示對這款轟炸機寄予厚望,並將矛頭重點對準中國;在他的言論中,仿佛B-21的出現可以讓美國空軍「再次獲得針對解放軍的絕對技術優勢」;美媒在報道B-21首機亮相時,紛紛拿中國說事,生產商諾格公司吹噓「從未見過像 B-21 這樣的技術」,不少媒體宣稱它將抵消所謂的「中國威脅」、甚至宣稱「讓中國重新考慮未來幾十年裡的戰爭計劃」。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B-21採用了與B-2隱身轟炸機類似的飛翼結構布局,顯然具備很強的隱身性能;但是體型比B-2小了不少,初步公布的價格也只有B-2的四分之一左右。
有觀察人士認為,儘管體型並不能作為B-21性能不如B-2的決定性證據,但是從價格上來看,B-21更像是B-2的「經濟適用型」。同時我們要注意的是:B-2誕生的背景是冷戰時期,在那個年代,美蘇兩國研製武器裝備,性能是擺在第一位的、費效比反而是其次;但是現在不同以往,經過這麼多年的折騰後,美軍更加注重B-21的費效比,而不是綜合性能。
其次,B-2誕生的那個年代,美軍缺乏能夠與之配套的隱身戰鬥機。由於輔助機型會破壞隱身轟炸機執行任務的突然性,因此B-2本身就是一個為了獨立作戰的完整體系平台,不僅隱身性能出色,也集成了電戰、信息、情報等戰場態勢掌控能力;但是現在美軍可以通過無人機、五代機甚至六代機配合行動,可以分擔相當一部分的系統功能,因此B-21的綜合性能肯定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妥協,否則價格降不了。
B-21的出現,是否能夠給美軍帶來「無法超越的絕對技術優勢」?拜託,用來舔地的隱身機型,誰沒有?只不過我們是體型更小的無人攻擊機罷了,但這也意味着我們已經掌握了這種機型結構的基本性能,對其隱身性能也不是一無所知。因此,「前所未見的技術」本身是誇大其詞。
更重要的是,現代戰爭是體系的對抗。中國有數量和型號眾多、性能出色並且具備反隱身能力的先進雷達,發現和預警隱身機的能力很強。不管是B-2還是B-21,在解放軍的作戰體系面前,並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全身而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B-21是美國現實政治的產物、是美軍對經濟現狀的妥協,註定了它不可能成為「科技天花板」。美軍在宣傳B-21的時候,拿所謂的「台海局勢」說事,不過是一種政治秀的基操,想藉機「展示肌肉」、拉攏盟友,以此來說明「美軍沒有衰老」。
但是我們要提醒美軍的是,B-21距離服役還有相當長的距離,儘管其價格只有B-2的四分之一、但也達到了4.3億美元的驚人程度,接下來研製的路上還會遇到什麼波折、價格是否還會繼續飛漲,我們此時還不得而知,但這幾乎成了美國研製新武器時的常態。
這不,B-21剛剛亮相就遇到了一個大麻煩:目前國會兩黨因為2023財年的預算問題激烈爭吵,屆時拜登政府可能要實施為期一年的「短期支出協議」,B-21項目在2023年的研製經費將會從18億美元削減到1億美元,這就讓美軍非常着急;原因大家都知道,而這還只是開始!
正如環球時報評論的那樣:「美國發展什麼樣的武器那是它自己的事情,但以此威脅、恐嚇中國,那註定是痴人說夢」;五角大樓若想「倚重」B-21來插手台海局勢,那麼在解放軍和14億中國人民堅強意志的銅牆鐵壁面前,它只會成為輕輕折落的紙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