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援引立陶宛媒體報道,近日,立陶宛經濟部長阿爾莫奈特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承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立陶宛不可能「完全排除中國」
,
她暗示中國對立陶宛的「制裁」對立陶宛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並公開宣稱, 希望對華貿易能早日恢復
。
(阿爾莫奈特資料圖)
不過,她這可不是什麼「服軟」的表現,因為她在講話中特意搬出了立陶宛的盟友——美國和德國,說這兩個國家都與中國有着緊密的經濟關係,還在被問到要如何恢復兩國貿易的時候稱, 立陶宛打算呼籲歐盟去世貿組織「告狀」。
這樣的選擇,不就是一邊想吃中國飯,一邊又想砸中國鍋嗎?
事實上, 這位阿爾莫奈特也是立陶宛國內「對華強硬」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去年年底,在中立關係陷入危機後,她曾公開表示,「立陶宛對中國的出口僅占1%的份額,因此不能向中國出口,立陶宛的損失也不大。」今年2月,她還開始公開渲染「中國威脅」,說中國正在對立陶宛進行「史無前例的經濟脅迫」,並強調今年的立陶宛經濟有希望仍然維持「強勁增長」,因為目前並沒有公司離開立陶宛。3月底,她甚至宣稱,立陶宛已經完全準備好在台灣設立所謂「經貿辦事處」, 一副誓要和中國「死磕到底」的架勢
。
不過,經濟數據說不了謊, 錯誤的外交政策,讓立陶宛在經濟領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據公開數據顯示,今年9月, 歐洲通貨膨脹率最高的國家是摩爾多瓦(34%)、烏克蘭(24.6%)、立陶宛(24.1%)。
其中,摩爾多瓦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人均GPD只有不到4500美元;烏克蘭本來就很窮,現在又處於戰亂,這兩個國家會上榜並不令人意外。然而,立陶宛卻與兩個國家都不一樣。
要知道,立陶宛只有200萬人口,人均GDP超過了2萬美元, 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的報告中一直是發達經濟體
。可如今, 它的通貨膨脹卻與烏克蘭相當
,可想而知,立陶宛已經淪落到了什麼境地。
事實上,由於體量很小, 立陶宛國內的經濟結構非常單一,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
,其國內產業發展需要外國資本的積極介入。在2020年以前,歐盟以中東歐為主要投資目標地區時,立陶宛國內經濟也經歷了快速增長期,這似乎讓立陶宛有了「我也不差」的錯覺。然而,隨着本屆立陶宛政府為了討好美國接連挑釁中國和俄羅斯兩個大國之後,立陶宛的經濟狀況就開始每況愈下。
(外向型經濟的立陶宛)
如今,立陶宛竟然還把希望寄托在歐盟身上,認為歐盟會替自己出頭,殊不知中歐關係正在整合,立陶宛對中國的挑釁完全就是在逆潮流而動。歐盟外長博雷利曾公開表示, 歐盟國家的發展和福祉離不開兩個因素:俄羅斯的廉價能源供應、中國的龐大市場。
目前,歐盟由於各種原因必須選擇要與俄羅斯決裂,於是就開始更加努力穩定與中國的關係,擴大與中國的貿易合作,比如不久前德國總理朔爾茨就率領了龐大的經貿代表團訪問中國,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表達了想要訪華的意願。在這樣的趨勢下, 連美國都無法阻擋歐盟與中國的靠近,歐盟又怎麼可能為了立陶宛採取草率的對華政策
?
(以為背靠歐盟的立陶宛)
立陶宛經濟部長如果還不能看清形勢,等待立陶宛的,只有更加悲慘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