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壇風雲突變,默克爾無望重出江湖?美國目的得逞了

德國政壇風雲突變,默克爾無望重出江湖?美國目的得逞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話真沒說錯。俄烏衝突爆發後,認為德國應該與俄羅斯深化經濟合作、力挺「北溪2號」、反對與俄羅斯能源脫鈎、主張和普京保持對話的德國前總理默克爾,遭到了部分德國媒體和政客的針對。

不少德國政客認為,如果不是因為默克爾對普京「過於軟弱」,俄軍攻入烏克蘭領土這件事就不會發生,是默克爾對普京的一再忍讓,使得俄羅斯越發有恃無恐,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被針對的還有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因為施羅德多次替普京發聲、在俄羅斯石油公司保留職務等原因,德國聯邦議院還制裁了施羅德。當時,德國聯邦議院決定,剝奪施羅德的部分待遇,只為施羅德保留安保人員和養老金。

 

不難看出,在反俄已成為政治正確的德國,替俄羅斯發聲的結果,往往就是引火燒身,但是默克爾沒有妥協。過去幾個月,默克爾曾多次發聲, 比如呼籲美歐不要把普京的警告當成虛張聲勢,強調「沒有俄羅斯的參與,歐洲就無法獲得穩定」。

按理來說,在德國同時面臨通脹和能源危機、大量德國企業被迫關門、德國中下層民眾無力承擔高價天然氣、美國對歐盟趁火打劫的情況下,德國民眾應該期待默克爾重出江湖才對。

問題在於,根據德國民調,實際情況似乎與此相反。

德國民調機構Civey公布的數據顯示,雖然有43%的德國民眾認為,默克爾比朔爾茨做得更好,但也有41%的受訪者持相反觀點。此外, 高達71%的德國民眾認為,默克爾不應該重新出任德國總理,

支持默克爾捲土重來、再次執掌德國的德國民眾,只占比23%。

需要注意的是,這次民調是在11月24日發起的,受訪者超過5000人。這段時間,因為對美國敲德國竹槓而倍感不滿的德國民眾,還在美國駐德國大使館門前舉行了抗議遊行,認為德國能源價格過於高昂的抗議者,也沒少齊聚在德國街頭。

然而,即便在這種情況下,支持默克爾出任德國總理的德國民眾,仍然占比不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至少有3個原因。

第一,默克爾曾接收大量中東難民,當時,默克爾之所以會做出這個決定,一是出於人道主義角度考慮,默克爾不忍心看到難民無家可歸忍飢挨餓。二是默克爾想藉機增加德國勞動力的數量。

但對部分德國民眾而言,默克爾此舉頗有些「自找麻煩」的意味。導致中東難民危機的罪魁禍首是美國,最後為此買單的卻變成了德國,默克爾的選擇,讓部分德國民眾感到不可思議。

第二,突然爆發的俄烏衝突,改變了部分德國民眾對於默克爾的看法。不可否認,默克爾的對外戰略非常務實,當時,默克爾不顧美國警告、堅持完工「北溪2號」的決定,也得到了德國民眾的支持。

但在當下,隨着俄羅斯頻繁用天然氣威懾歐盟、德國因為能源價格上漲付出沉重代價,不少德國民眾選擇了將問題歸咎於默克爾。這些德國民眾認為, 如果默克爾能早點未雨綢繆,而不是信賴俄羅斯,德國或許不至於面臨如此局面。

舉個例子,默克爾可以與中東和北非國家深化能源合作,而不是擁抱俄羅斯。在這種情況下,即便俄羅斯有意對德國「斷氣」,德國也不至於手足無措。

當然了,這些都是事後諸葛亮了,換在一兩年前,誰能想到普京會對烏克蘭動真格?

第三, 與美國的煽風點火和歐盟政客的挑撥離間有關。

對美國而言,一個不那麼團結一致的德國和歐盟,更符合美國利益。

另一方面,不想看到默克爾東山再起的德國政客,同樣會想辦法阻止默克爾捲土重來,這和佩洛西針對特朗普是一個道理。

不管怎樣,作為執掌德國長達16年的鐵娘子,默克爾為德國和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很多德國民眾仍然認為, 默克爾是最適合斡旋俄烏衝突的調停人,

且默克爾出面調停俄烏衝突,是有可能的。但就現在來看,默克爾確實不太願意,也不怎麼可能重返德國政壇。

對美國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在歐盟缺乏主心骨的情況下,美國要想逐個擊破會更加容易。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ranslate »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