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環球時報消息,據印度媒體近日披露的一則報道稱,莫迪政府正在推動一項基礎設施的大型經濟刺激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100萬億盧比,也就是1.2萬億美元的資金,加快落實印度現有的1568個基建項目。而具體內容包括打造一個數字平台,將政府、投資者、企業串聯起來,加快項目費用的核算以及項目審批,讓印度的基建項目保持高透明度,在控制預算的同時確保項目進度不受影響,塑造一個可以比肩中國的營商環境。印度工商部高級官員向媒體透露,莫迪政府將持續鼓勵外商投資,以及在供應鏈建立更多的「中國+1」模式,結合印度自身的人力成本優勢,提升印度的全球競爭力,吸引更多想要離開中國尋求政治避險的西方企業。
很明顯,莫迪政府推出的這項經濟刺激計劃,表面上是為了和中國一爭高下,實際上是為了從歐洲資本和製造業外流的浪潮中分一杯羹。
現如今俄烏衝突對歐洲經濟造成的傷害已經不可逆轉,能源價格高企極大損害了歐洲的工業環境,歐洲企業為了求生存,不得不在國外安家落戶。其中,金融資本大多選擇前往美國,產業資本有相當一部分在中國落地,如果說美國作為東歐地緣危機的主要推手,成功實現割歐洲韭菜的目的,那麼中國則是依靠戰略定力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躺贏」。但是,美國在全力算計歐洲的同時,也加大了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圍堵。
在美國近日公布的限制出口清單上,新增了30多家中國企業,美媒甚至公開叫囂,拜登政府要將中國的芯片產業打回「石器時代」。受此影響,有部分不願意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跨國公司,正在思考下一個落腳點,而莫迪政府就是看到這一機會,所以才要加大國內的基建投資,通過營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來吸引國際資本。
但是過去幾年印度為了取悅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同時也為了從中企身上薅羊毛,曾多次對中企實施無理搜查和巨額罰款,造成了極壞的國際影響。而帶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汽車巨頭福特公司不久前關閉在印度的工廠,寧可支付大筆的遣散費也要離開印度,然後轉身就在中國成立了新公司,加快在華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布局。
大量事實證明,中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工廠」,靠的絕不僅僅是低廉的人工成本,否則遠比中國工資更低的東南亞國家,會比現在更加繁忙。由於中國的全產業鏈優勢,再加上數十年如一日的推進大基建建設,可以讓真正具有實力的國際大廠,即便面對着工資日益上漲的中國勞動力,也可以確保自家產品的國際競爭優勢。
因此,莫迪政府此次公布1.2萬億美元的所謂經濟刺激計劃,與其說是在歐洲資本外逃的節點「喝湯」,不如說是彌補過去幾十年印度國內建設的歷史欠賬。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中國在產業升級和綜合國力提升的過程中,勢必會出現部分資本流出的現象,這符合資本逐利的本質,也順應了市場經濟的規律。但這並不意味着印度或者其他東南亞國家,有資格與中國爭奪「世界工廠」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