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事螺旋式升级,从乌方偷袭大桥开始,到首都因此遭袭,本轮的俄乌剧情突现爆点,在血脉贲张的互搏后,紧凑的剧情可能迎来一段休整沉寂期,套用俄方的一句话说,“第一集已经结束”。
复盘首集剧情,最出乎意料的一点就是,本次的主演乌方竟然不按剧本出演,事先没有知会总导演美方,就临时在镜头前加戏。
为何这么说?有这三点迹象表明,演员与导演对剧本有分歧,乌方炸桥事先并无知会美方。
其一,炸桥过后,美方从上到下的官员对此事的态度出奇冷淡,以往无论乌方做什么举动,美方都是高调声援支持。各单位发言人的口径都出奇地低调,一致只回应四个字“拒绝评论”。
为何会如此?因为,这种采用汽车自杀式炸弹的偷袭行径,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会被定义为“恐怖行径”,这在美方一直奉行的普世价值观里,无论怎么美化都说不过去,美方怎么可能同意乌方用这种方式偷袭,并且还洋洋得意地出来强烈暗示是自己所为。
要知道,美方即便被认为是炸毁天然气管的元凶,也从来都不承认。因此,面对乌方这么鲁莽的行为,只能避谈。甚至事件发生后,赶紧透过美媒放风切割:是乌安全局策划,与美方无关。
更重要的是,美方的剧本要求乌方的尺度最多只可攻击到乌东四州,并不允许攻击俄方境内,并一再声明强调。而这座大桥的属地已经并入俄领土8年了,俄方将其视为境内范畴。
乌方擅作主张,给自己加戏,突破美方设的上限,篡改剧本,高调袭击俄方境内大桥,从总导演美方冷淡的反应可以看出,其事先是不知情,并且有些不满。
其二,在俄方袭击首都前,美方更是一反常态地表示,“现在需要双方能够坐下来谈判”,俄乌双方应当通过外交途径寻找结束乌克兰危机的出路。
这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俄乌开打至今,印象中这是美方首次支持俄乌谈判,提议结束危机。
美方此前无论剧情如何疲乏,都要一直续写剧本,不希望剧终, “支持乌抵抗到底”的台词喊得响彻整个西方,此时突然来了一个态度180°大转弯,可见乌方擅作主张的行为已经惹恼了美方。
这些都表明事件发生前双方并没有经过沟通。
其三,在首都遭袭后,乌方总统第一时间的电话是打给德法求援,并没有打给美方。出事后,打给副导演,不打给总导演,这也是非常奇怪的迹象。
只能说,乌方也知道自己闯了祸,打乱了美方的战略部署和剧情布局,并且美方此时还在气头上,也不想自讨没趣。
但乌方其实也很精,他知道美方已经和乌方深度绑在同一辆战车上,在西方世界铺天盖地地谴责俄方之际,美方迟早也得出来表态声援。果然,美方等到今天,也就是第二天才出来表态。
套用一句俗语总结这剧情:本来是狗摇尾巴,现在变成尾巴摇狗。
那么问题来了,乌方为什么敢这么做?原因有二:
第一, 丢失领土的耻辱,并不是谁都能轻易吞得下来。乌总统不想背负这种软弱无能,丧失国土的历史骂名,因此恼羞成怒的本能反应,导致他越来越不受控,一心只想报复俄方,挽回局面。
第二, 有消息传出,美俄元首将在接下来G20大会上会面。记者当面询问美总统,他竟没有否认。这让乌方如坐针毡,因为美俄一旦会面,无论怎么谈,可想而知,损害的会是乌方的利益。因此,乌方担心自己会被出卖,所以搞了这么一出偷袭的戏码,想离间美俄,让两者的会面破局。
综上所述,第一集剧情,乌方没有先知会美方的事证已经非常明显了。
这个世界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狐狸型,伺机而动;一种是豪猪型,横冲直撞。俄乌双方在本轮交锋中的表现,正好验证了这两种人格。
眼下,桥已经修复通车,首都的基础设施还一片狼藉,无力供电。谁比较吃亏,一目了然。
当然,任何伤及无辜平民的行为,我们都强烈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