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韓國總統尹錫悅上台以來,日本與韓國為了爭寵美國,陷入了一輪又一輪的「日韓爭爸戰」,可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呢?從韓國的角度看,除了被要求燃燒自己對付中國以外,好像沒得到啥好處。不妨看看韓國人自己提供的這份最新貿易統計數據。
9月29日,環球時報轉載韓聯社的報道稱,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當天提交的資料顯示,主要貿易國對韓國商品適用的進口限制措施呈逐年增加趨勢,今年上半年已超200項。按國家來看,美國對韓國商品採取的進口限制措施最多。
從這份資料來看,今年上半年共有27個國家對韓國商品實施208項進口限制措施,其中美國以47項進口限制措施高居榜首,約占全體國家的1/4。土耳其(19項)、印度(16項)、中國(14項)、加拿大(14項)、泰國(8項)等分列其後。
美國對中國的產品設置限制措施,我們早就習慣了。沒想到的是,美國對盟友特別是韓國這樣忠心耿耿的小跟班也同樣不客氣,我們是不是有點「錯怪」了華盛頓。美國就像周星馳電影中那個斷水流大師兄,對盟友和對手的態度皆是「你們都是垃圾」,美國第一。
難怪基辛格感慨地說,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做美國的朋友則是致命的。就看看今年在歐洲發生的一幕幕你就知道,這話一點沒錯。拜登在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談後在記者發布會上就說得很明白,切斷俄羅斯天然氣會傷害歐洲,但這是我願意付出的代價。
這一次北溪管道被人為破壞,初步確定為國家行為。大家想一想,誰最有能力、膽量無視歐盟與俄羅斯的憤怒,把這樣一條俄歐「生命線」切斷呢?連美國的「豬隊友」,波蘭前國防部長、歐洲議會議員拉多斯瓦夫·西科爾斯基都毫不隱諱地感謝美國。
破壞這條管道意味着什麼?歐洲人民挨凍,歐洲的製造業企業因成本飆升破產,但用拜登的話來說「這是我願意付出的代價」。雖然這起破壞事件還沒有定案,但華盛頓的喜悅之情早已溢於言表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公開表示,這兩條管道無法正常使用是好事,既有利於歐洲擺脫俄羅斯能源依賴,也能夠推動歐洲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大家想一想,連歐盟這樣的表兄弟都可以犧牲得如此徹底,犧牲韓國這種小跟班的利益又算得了什麼呢?我相信,拜登在簽署限制韓國商品進口的相關政府文件時,內心絕對不會有半點波瀾。在華盛頓看來,不能替分憂的盟友不是好盟友。
這當然不是韓國第一次被美國傷害,此前美國通過《通脹削減法案》,就是為了在電動汽車市場上爭奪主動權,而韓國車企則是最大的受害者。半導體產業同樣如此,華盛頓為了打擊中國籌組了「芯片四國聯盟」,可出力的是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省,而美國坐得好處。
由此可見,拜登的段位其實比特朗普段位要高不少。長期看我文章的人應該記得,當年特朗普上台,以及他打貿易戰的時候,我一直就談過一個觀點,雖然特朗普對中國不友好,而希拉里這樣的建制派政客恐怕才是對中國傷害最大的。
大家看一看就知道,當年特朗普搞得眾叛親離卻沒有從盟友手中搞到幾個子,可拜登如今輕輕撥拉一下手指頭,就讓歐盟主動給美國輸血。對日本和韓國也同樣如此,現在中國周邊的局勢比特朗普那貨在台上的時候更壞,中美兩國的關係也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