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碩:別把“擴張主義”的帽子扣向中國

馬凱碩:別把“擴張主義”的帽子扣向中國

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9月25日文章,原题:中国是扩张主义国家吗?

随着越来越强大,中国将施展力量并更多地使用这种力量。这是正常的大国行为。大国的目标固然相似,但方法或许不同。中国已经并且将变得更加自信,但未必是更具侵略性。“自信”和“侵略性”常被混淆。对美中两国的大国行为探究将说明其中差异。

如果说美国崛起时期的行为符合历史常态,那中国迄今的行为与这种常态相反。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中国40年没打过仗。(不久前)中印冲突遵守了不使用枪支的协议,表现出的战略纪律值得称赞。

相比中国,过去30年,美国每年都会打一场战争或参与军事行动。美国独立机构国会研究服务局制作了一份报告“1798-2018年美国在国外使用军力的事例”。理论上讲,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干预行动应有所减少。但这项研究表明,冷战结束前的190年里,美国共出兵216次,平均每年1.1次。冷战结束后的25年里,美国的军事干预行动急剧增加,使用军力152次,平均每年6.1次。

亨利·基辛格认为,中国人信奉“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有许多强有力的论据证明其不是军国主义大国。首先是历史。若中国文明有军国主义倾向,很早以前就会浮现了,会像欧洲列强那样征服海外领土。同样明显的是,随着崛起,中国变得愈加自信,会利用非军事手段来投射力量。目前席卷华盛顿的强烈反华情绪,部分出于对中国某些政策的不满抑或对东方陌生文化的恐惧,但部分来自更深层次的“黄祸”观念。因此,美国人需质疑他们对中国崛起的反应在多大程度上是基于理性分析,在多大程度上是对非白人文明成功深感不安。

中国作为大国的重新崛起不应令人意外。其重回大国地位是自然而然的。中国回归的速度非同寻常,如今相对于美国的力量平衡已发生巨大变化。但纵观其漫长历史,中国在使用军力时总是很谨慎。中国无疑将成美国的强大地缘政治竞争者。但正如乔治·凯南在美苏竞争时代给出的明智建议,结果不会由军事竞争决定。美中之间的真正竞争将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正是这个层面——而非军事层面——将决定美中较量的结果。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也是唯一从历史上几次重大冲击中恢复过来的文明。因此,在美中两个大国的和平较量中,美国的政策制定者若低估中国文明的力量和韧性,将是一个严重错误。(作者马凯硕,乔恒译)▲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ranslate »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